k8凯发官网13、我只想做我原来的工作,对于其他人或其他工作完全 不感兴趣 14、我怀疑我的工作是否对他人有帮助
16、在我的工作上,我自信能有效地将事情做好 17、在工作中,我感到自己充满活力 18、在工作中我觉得自己精力旺盛 19、我对工作充满了热情
6、我觉得自己过度工作,快被工作给压得喘不过气来了 7、我可以感受到自己正朝单位目标做有效的贡献
9、我只要做我的工作不被打扰就好 10、我觉得目前的职务,让我有很大发挥的空间 11、当我完成某项工作时,会因此雀跃不已 12、我已经完成目前工作中许多值得去做的事
8.食取均衡的饮食,避免吃太多甜食及垃圾食物。 9.在午餐时间时,到图书馆拿一本好书,选择一个 舒服,隔离的座位,享受午后的宁静。 10. 花一点时间和小孩在一起,不要只是接送他们 。 11.参与一些需要用力的活动:换窗纱,擦洗地板, 清理阁楼、浴室或塞得太满的柜子。 12.慢慢地深呼吸,并注意吸进和呼出的空气。 13.去远足,骑脚踏车。 14.详细地写日记,并将焦点放在生活上正面的观点 31 与最近的正面计划。
2、音乐减压。睡前听古典音乐或轻音乐。 3、阅读书报。缓解压力,增加知识乐趣。 4、泡热水澡,水温37℃到39℃,放松肌肉神经。
人际关系紧张; 与单位强调的价值追求格格不入; 组织不能为工作提供必要支持; 建议得不到领导重视;
把问题的原 因归结为个体可以 控制的因素,如能 力和努力等,将帮 助你成为更加内控 的人
采取更积极的应对手段,而不是逃避; 更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尽最大努力地去改变环 境 面对各种变化和挑战带来的应激,要及时调整心态 、学会适应,积极应付、迅捷灵活地作出反应,积 极地投入到变化之中。
1、我的工作让我感到情绪枯竭 2、工作一整天,我感到筋疲力尽 3、每天早晨起床想到又要面对一天的工作,就觉得无精打采 4、整日的工作真的使我精神紧绷、心力交瘁 5、我能有效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A 从不 B 偶尔(一年几次) C 经常(一月几次) D 频繁(一周几次) E 每天
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烦躁、易怒,对前 途感到无望
以消极、否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下属、同事和家人,对服务或接触的 对象越发没耐心、不柔和,出现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和价值,工作满意度降低,对组织和社会不 满,常常迟到早退,甚至开始打算跳槽甚至转行。
2、罪恶感强,想逃避工作却又觉得不应该。无聊、 空虚,觉得自己无法给他人任何东西。 3、容忍度低,易激怒、神经质、反应过敏,特别 警觉,普通声响也会引起惊跳反应。 4、脱离现实,情感淡漠、悲观,易出现幻觉、妄 想等各种心理异常现象。
A-1分;B—2分;C—3分;D—4分;E—5分 序号为5、7、10、11、12、16—25 的分数计算为 6-N 得分在50分以下,工作状态良好;得分在50-75分 ,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需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得分在75-100分,建议休假,离开工作岗位一段 时间进行调整;得分在100分以上,建议咨询心理 医生或辞职,不工作,或换个工作也许对人生更积 极。
归因: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及其结果进行分析 ,解释、评价和推测其原因的过程。 内部原因:需要、情绪、兴趣、态度、信念、努力 程度…… 外部原因:他人期望、奖励、惩罚、指示、命令、 天气、工作的难易……
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内部归因;在 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外部归因。 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 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 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 。相反,如果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或努力 ,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 或运气不好时,产生的羞愧则较少,会产生气愤和 敌意。
15.在雨天中漫步,而不担心鞋子湿掉或感冒。 16.安排一个时间诉说痛苦,不要在其他时间讨论你 的痛苦。 17.对待配偶要特别好。 18.和朋友保持联络。 19.列一张表,将工作上所不能忍受的事列出来,然 后把它丢掉,每星期写一次,重复四个星期,你会 发现真正的问题所在,然后找方法克服。 20.在同事中开始一个支持性的团体——不是去发牢 骚,而去分享因应的方法。 32 21.试着将别人的问题和自己的问题分开。
换个角度,多元思考 积极的自我暗示与自我激励 休个假,喘口气 适时进修,加强实力 合理的饮食和运动 寻找人际网络 倾诉 冥想 幽默感 收起一切牢骚、不满和抱怨
1.如果可以的话,当问题产生时马上解决,不要累 积下去。 2.到床上睡觉,不要担心或烦恼,如果在睡觉时你 发现心情不好,可去散散步或是阅读一篇让你感到 愉快的文章,或是和你爱人谈谈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 3.替自己寻找一个紧张的宣泄口,去做一些平常并 不会去做的事。 4. 收听一些较有活力的音乐,并轻松跳舞,不要管 跳得好不好。 5.阅读一些不常接触的科目——去修门课或运用图 书馆,让你全神贯注并觉得有趣。 30
职业人不能顺利 应对长时期高水平的 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 在情感、态度和行为 上的衰竭状态,是个 体面对工作压力时的 一种极端反应。
何云 女 30岁 公务员 在别人看来,何云拿着稳定的薪水,干着一个好差事, 可何云形容自己的工作是一潭死水。四年前,大学刚毕业的 何云考入政府某机关,主要负责处理文件写材料。她最初很 庆幸,但随着工作新鲜劲慢慢消失殆尽,何云发现自己越来 越懒了,懒得工作、懒得说话,甚至也懒得再翻一下书架上 曾经很喜欢的各类名著。“每天都是例行公事,处理文件、 写材料,有些材料甚至要改七八遍,要求零差错,工作压得 人喘不过气来,而有些事情却一点效益也没有。”何云说, 每天早晨去上班时她都感到很痛苦,可是要真正放弃这份工 作却又舍不得。
8、光线减压:黄色为主,舒缓眼部压力和室内气氛。 9、食物减压。含有DHA的鱼油,维生素B家族。
11、睡眠减压。旺盛精力才能压力。 12、免当超人。心理预期低,淡泊为怀知足常乐。
1、耗竭感、缺乏精力、持续疲乏、虚弱。 2、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常出现感冒或各种生理疾病。 3、身心症状,如呼吸、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出现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胃肠不适、失眠等。 4、滥用药物、酒精或其他刺激性食物,甚至吸毒以 麻痹自己。
1、人际关系恶化,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麻 木不仁的态度和冷漠的情绪去对待自己的家人、 同事或客户; 2、对他人不信任,冷嘲热讽,把人当作一件没 有生命的物体看待,肆意贬损下属;
1、消极怠工,工作变得机械化,工 作能力降低,离职倾向加剧甚至转 行。 2、可能采取一些冒险行为,以打破 长期以来单调的例行工作,例如自 残行为 —— 极端的枯竭会使人出 现自伤或自杀的行为。
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 人们会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对失败则 更多地归因于外部因素 ; 相反,倾向于把别人的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把 别人的失败更多地归因于内部因素 。 利己主义归因偏差 对良好的行为或成功归因于自身,而将不良的行 为或失败归因于外部情境或他人。
作家拉劳士吉:我们永远不会像自己想象的这么幸 福,也不会像自己想的这么不幸。
(2)学习积极正面的自我对话。写一张履历表,把 优点都列上去每周浏览,做为自我对线)停止和别人比较,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大多数担 心烦忧的事情—— 可能发生的,占总数的40%; 已经发生的,占总数的30%; 不可预知的,占总数的22% 必须承担的,只有总数的8%
西藏谚语:能解决的事,不必担心;不能解决的事, 担心也没有用。 1. 用或然率来排除心中忧虑。研究发现92%所担心的 事从来没有发生过,很多是来自想象而非现实。
Maslach和Leiter于1997年提出了职业倦 怠的工作匹配理论。他们认为,员工与工作 在六个方面越不匹配,就越容易出现职业倦 怠。
A 从不 B 偶尔(一年几次) C 经常(一月几次) D 频繁(一周几次) E 每天
23、我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感到自豪 24、我沉浸于我的工作当中 25、我在工作时会达到忘我的境界 总分
A 从不 B 偶尔(一年几次) C 经常(一月几次) D 频繁(一周几次) E 每天
压力管理大师戴维森:你不必是每天48小时的超人。 去做个指压按摩吧。 1. 善用“策略性暂停”。做几个深呼吸、喝杯水、安 ,甚至发呆,让脑袋空白。 2、想象愉快场景或事情。重新调整内部生理时钟。 3. 不必做48小时超人,找出事情优先级,简化事情。
林焘 男 32岁 “放弃还是坚持?”四年前,林焘的脑海里不断地做着 思想斗争,那时,他在一家地产公司已经工作了6年,职位 晋升到项目副经理,按理说,前途无量,可学建筑的他偏偏 对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浓厚兴趣,有时绘图纸也会在旁边提上 两句诗。林焘很想放弃现在的工作,重新回到学校学习文学, 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可是要放弃现有的成绩,却很困难, 他们夫妻俩刚有了孩子,还在月供着一套房子,负担很重。 “难道我要这样一直忍下去吗?”林焘问自己。